戚继光抗倭

倭寇侵扰中国,从明初以来就一直存在。但是,明初时候由于朝廷重视海防,因此倭寇并未酿成大祸。到明朝正统以后,朝政日益败坏,海防也渐渐废弛,倭寇便日益嚣张起来。嘉靖年间倭寇多次入侵,更加深百姓生活的艰苦。尤其,朝廷官员之中有些人为了利益而与倭寇勾结,如汪直、徐海等,更使朝廷打击倭寇的计划受阻。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抗倭明将戚继光。其实本来明朝是派大将俞大猷去抵挡倭寇入侵,但俞大猷因受严嵩诬陷入狱,倭寇趁机再度入侵沿海,情势甚急。这时,朝廷开始起用戚继光,将他调往浙江沿海抵御倭寇。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人。他出身贵族,历代祖先皆为明朝将领。戚继光年纪轻轻就继承父祖遗志,17岁任登州卫指挥佥事,25岁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虽然年少得志,但他并非单靠父祖余荫,而是在军事方面有真才实学。

嘉靖34年(1555年),戚继光看到卫所官军们涣散没有整齐的作战能力,于是招募农、矿3000多人加以训练,组成「戚家军」。他还特别发明一种新的阵法,叫做「鸳鸯阵」,利用兵器的长短来互相搭配使用,还按照年龄、体格给予不同的兵器,打仗时,所有成员都能攻守兼备,各发挥所长,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他还留意研究葡萄牙和日本的新式火器,成功仿造了「鸟铳」和「佛朗机」炮,使明军在武器的使用上,更进一步。

「戚家军」大多受过倭寇之害,所以戚继光以「保国卫民」作为训练口号,激发大家对国家的热爱情绪。由于「戚家军」纪律严明,加上戚继光灵活的用兵方式及机智的判断,所以屡建奇功,戚继光也被称为「常胜将军」。「戚家军」经过军制及武器方面的革新训练,加上严明的纪律,所以当他们一投入抗倭战争时,明朝的抗倭形势很快就由劣势转强势。「戚家军」声名远播,甚至还曾有过歼敌千人而我方却无人阵亡的光荣纪录。

嘉靖40年(1561年),倭寇再度袭击浙江台州、圻头等地,戚继光率军抗倭,九战九胜,消灭了倭寇的大部分势力。

嘉靖41年(1562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福建防守不及,戚继光又率大军进入福建围剿倭寇。他先攻下横屿,再乘胜攻下牛田,捣毁倭寇巢穴。倭寇往兴化方向逃逸,戚继光乘胜追击,连克60营。再加上明朝将领刘灦也打败倭寇,从此,危害福建境内的倭寇几乎被消灭殆尽。

嘉靖42-43年间(1563-1564年),倭寇再度入侵,戚继光率军与倭寇交战于平海,俞大猷、刘灦亦加入支援,救出被俘兵民3千人。后来,倭寇再征集一万多人围攻仙游,戚继光依旧保持常胜纪录,大败倭寇,倭寇一蹶不振。其后,戚继光与俞大猷一起合作,终于彻底翦除了福建境内的倭寇。

戚继光允文允武,他曾写过一首诗,很能适切描述他的一生:「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回顾戚继光驰骋战场四十多年,的确就是在扫除倭寇、「但愿海波平」的奋斗中度过,他与「戚家军」为剿寇与沿海安定贡献了毕生心力,经过长达十年的辛苦奋战,辗转围剿在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终于使来自日本的倭寇畏惧而不敢进犯。

发布者:saigege,本文摘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交流之目的。

(0)
saigege的头像saigege管理员
上一篇 2018年11月28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