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的颠沛人生

蔡琰(生卒不详),字文姬,又作昭姬,东汉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人,他是汉朝学者蔡邕的女儿。文姬自幼就十分博学,文章、言辞都擅长,并精通音律。由于父亲在音乐上的造诣,使得文姬从小耳濡目染,呈现出显着的音乐天份。在《蔡琰别传》里有这么一段故事,可看出文姬对音律的敏锐程度:「文姬少聪慧秀异,年六岁,邕夜鼓琴,弦绝。琰曰:『第一弦』;邕故断弦问之,琰曰:『第四弦』」。文姬继承其父在音律方面的长才,成为当代优秀的女琴家。

十六岁那年,文姬和名门之子河东卫仲道结婚。好景不常,没多久卫仲道就暴病而亡。文姬夫亡无子嗣,只好无奈归母家。后来汉末天下大乱,董卓占据洛阳,文姬被董卓军逼迫西迁长安,后来又被南匈奴军虏走,嫁给了南匈奴的首领左贤王,左贤王十分喜爱文姬,纳为王妃。文姬在南匈奴生活了十二年,育有一子一女。后来,曹操突然想起已故好友蔡邕生前没有子嗣,只留有一个女儿蔡文姬,又听人说文姬身陷匈奴,甚为同情,便想将文姬赎回。

建安八年,曹操派遣专使持金璧去南匈奴,向左贤王申明来意。左贤王虽舍不得文姬,但也不敢得罪曹操,只好忍痛答应所请让文姬返回中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姬归汉」。在回归的路上,文姬一方面因可以回归故里而喜,但另一方面又因要离开丈夫及儿子而悲伤难过,在这种矛盾情绪下,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胡笳十八拍》。文姬返回中原后,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董祀非常疼爱文姬,但新婚后不久,董祀便犯死罪,文姬为救夫命亲自向曹操求情,史书上记载:文姬在隆冬时分,「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曹操被文姬陈情感动,立即将董祀赦免。

文姬文词并茂,才华洋溢,除了曾回忆缮写了亡父蔡邕的作品四百多篇外,还作了多首诗歌。现今流传的文姬诗共两首,有《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内容多叙述文姬一生不幸的遭遇,结合了动荡不安的大时代背景和辗转颠沛的个人遭遇,再加上文姬本身文学及音乐素养,使文姬的作品不同凡响。例如《胡笳十八拍》,他本身就是一首琴歌,有词有曲,如泣如诉,弹唱的同时又能使人感受诗词中的真挚情感。

文末摘录《胡笳十八拍》中的部份以飨读者,共同体会文姬当时那烽火连天、苦难流

离的年代。

发布者:saigege,本文摘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交流之目的。

(0)
saigege的头像saigege管理员
上一篇 2018年11月24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