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乐亦药乐先药后

有史以来,音就被中华民族用于治疗,《易经》提到五音八声之玄理,《黄帝内经》有五音治五脏之医理,但五音治病的方法现已失传,诸多原因中最主要的还是政治因素。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珍贵典籍与乐谱毁于祝融,到近代中医音乐治病因此失传。

音乐的治疗作用可以从造字上体现出来。传说黄帝与蚩尤作战,一晚得梦曰唯有音波能治服铜头铁脑的蚩尤,东海之滨有一种叫「夔牛」的怪兽,其皮制鼓便能取胜。黄帝梦醒之后立刻依法照办,八十面皮鼓声响彻云霄,把蚩尤及其士兵震倒。黄帝自己的部份士兵也被声波震昏,有乐师以竹管吹出动听乐声,这些士兵慢慢清醒。此时仓颉过来请教黄帝造字,于是画两个圈圈造了第一个药字,代表两个竹管吹起来可治病。

后黄帝又命人采铜铸鼎及造两只大弦琴,敲鼎弹琴声使患病士兵痊愈了。于是仓颉有感就进行第二次造药字,将本音「钟」置中间,琴弦挂两边,置于木架上才能弹响,这便是「乐」字。「乐」字中间的「白」由钟的象形演变而来。

后来,人们在以音乐治病的同时,开始慢慢发现草本植物的五味亦可医疗五脏之疾,于是在「乐」字上加个草字头,形成后世延用至今的「药」字。这就是「药」字的由来。

发布者:saigege,本文摘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交流之目的。

(0)
saigege的头像saigege管理员
上一篇 2018年11月19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