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人:「纸圣」蔡伦

蔡伦(公元63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人。他于东汉明帝永平末年(公元75年)入宫为宦官,历任小黄门、中常侍兼尚方令、长乐太仆等职。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受封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省洋县龙亭铺镇)。

蔡伦为人敦厚谨慎,勤奋好学,不但很有才能,而且关心国家利益。汉和帝刘肇在位时,他做了皇帝的侍从宫官,传达诏令,掌管文书,参与军政机密大事。他曾「数犯严颜」,匡弼时政。由于他办事专心尽力,汉和帝年间被任命掌管皇宫用的刀、剑等器械,窦皇后随葬宝剑及其它物品,亦由其设计、监制,「莫不精工紧密,为后世法」。

东汉当时流行的书写材料有两种──简(即木片)牍(即竹片)和缣帛。缣帛是一种质地细薄的丝织品,可以在上面写字,但它的产量很少,价格昂贵。简牍则资源丰富,又很便宜,人们用绳子把规格一致的简牍串接成册,用来书写,但每根简牍上只能写20多字,写一部书往往需要用数百根甚至数千根简牍,编制成册后体积很大,也很笨重。于是,蔡伦决心研究改进当时的造纸方法。

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蔡伦任尚方令。他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揭下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于是,他结合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

他带领工匠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除进行常规的淘洗、切碎、沤泡工序之外,他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已经采用加入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进行碱液蒸煮等新工艺,然后将制成的浆状物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这种制纸方法简单易行,既加快了纤维的离解速度,又使纤维分解得更细更匀。蔡伦制作的纸张质地坚韧,体轻质薄,宜于书写、携带,装订成册也很方便,可谓质优价廉。

经过近10年的努力,蔡伦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将造纸过程、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呈报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全国「莫不从用焉」。《后汉书?蔡伦传》中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公元121年,东汉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牵扯到蔡伦,汉武帝命令他投案。蔡伦耻于受审,即洗浴全身,换上最漂亮的衣服,然后服毒自尽。

蔡伦为造纸业的发展和普及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从此造纸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后来人们沿用蔡伦生产纸的工艺,采用竹、藤、稻秆等其它原料,生产出形形色色的手抄纸。并且,蔡伦总括出来的造纸工艺很快地随着纸张一齐外传了。

后人纪念蔡伦的功绩,在中国、日本等国把他奉为造纸的「祖师」,在他的故乡湖南耒阳等地修建了他的祠庙。蔡伦也被后世传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人,其造纸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发布者:saigege,本文摘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交流之目的。

(0)
saigege的头像saigege管理员
上一篇 2018年11月18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