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天文学及数学成就

北宋时期,出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名叫沈括(1032年~1096年)。沈括,字存中,北宋杭州钱塘人,比较完整保存下来的着作是他晚年所着的《梦溪笔谈》三十卷。

在《笔谈》中,作者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达到的辉煌成就,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和工程技术等十分广泛的领域。

沈括的科学成就,突出表现在天文历法方面。他在兼管司天监期间,曾破格选拔平民出身的天文历算家卫朴到司天监任职,主持编修《奉元历》,以365.24358日为一回归年,虽比今天实测的365.2422日稍大些,但比当时通行的历法要精密得多。同时,他还提出了彻底改革旧历法的主张:按节气定月,以立春为元旦,不管月亮圆缺,只管时令节气;大月三十一日,小月三十日,大小月相间,不置闰月。这种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份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适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沈括的成就,在中国科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外,北宋天文学家苏颂和韩公廉等人,吸取前人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和齿轮应用技术上的成就,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座结构复杂、自动运转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并写成了一部图文并茂的详细说明书──《新仪象法要》,记载了水运仪象台的全部结构。反映出11世纪中国在天文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高度成就。

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着作《数书九章》中,记有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和联立一次同余式的解法(当时叫做“大衍求一术”),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这一解法的人。

发布者:saigege,本文摘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交流之目的。

(2)
saigege的头像saigege管理员
上一篇 2018年11月14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