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词,歌辞,从广义上讲是诗歌的一种。关于词的起源,目前仍然是一个争执不下的问题。

隋唐时期,产于西域的“胡乐”尤其是龟兹乐大量传入中土,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燕乐。而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音乐成为唐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享受,而燕乐由于新鲜活泼,曲调繁多,并可使用各种不同的乐器伴奏,富于变化,所以尤为人们所喜好。燕乐曲调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辞就是词的雏形,当时叫做“曲子词”。

唐代的燕乐歌辞的特点是:严格按照乐曲的要求来制作歌辞,包括依乐章结构分遍,依曲拍为句,依乐声高下用字,其文字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格的形式。这种情况是过去的乐府歌辞所没有的。中唐之后众多文人用这种制辞方式进行创作,这种新体歌辞逐渐成为中国文学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就是后来通常所称的“词”。

唐代燕乐歌辞的另一来源是文人的诗歌。薛用弱《集异记》记载,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雪天一起到旗亭小饮,遇上一群梨园伶人与歌妓在唱曲,他们便暗中打赌,看歌妓所唱曲词中谁的诗多,结果第一个唱的是王昌龄的绝句“寒雨连江夜入吴”(《芙蓉楼送辛渐》),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绝句“开箧泪沾臆”(《哭单父梁九少府》。案原诗为五古长篇,或当时歌者截前四句为一绝),第三个唱的是王昌龄的绝句“奉帚平明金殿开”(《长信秋词》),最后压轴唱的是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这就是有名的“旗亭赌唱”故事。宋代王灼《碧鸡漫志》中说:“以此知李唐伶伎,取当时名士诗句入歌曲,盖常俗也。”这一类诗主要是五七言绝句,而尤以七绝为普遍。

诗入曲,影响了曲子词的抒情趋向,也改变了它的语言风格。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内容以抒写日常生活的情感为主,意境比较细巧,表现手法比较委婉,语言比较凝练精致。这与以往的大部分诗歌是不同的。

唐朝时期的词作有限,尚处于发展阶段,成就没有超过诗歌。但是晚唐温庭筠的词,可以说是文人词成熟的一个标志。

据《旧唐书》等记载,温庭筠是一个不修边幅,才思敏捷而又精通音律的文人,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他现存有六七十首词作,所含曲调达十九种,其中如《诉衷情》、《荷叶杯》、《河传》等,句式变化大,节奏转换快,与诗的音律特点差别很大,必须熟悉音乐,严格的“倚声填词”,才能创作。

五代十国时期,倚声填词更蔚为风气。西蜀与南唐二地,军事力量虽弱小,经济文化却是全国最发达的,因而成为词人荟萃的两大基地。这是因为西蜀地区受晚唐中原战乱的影响较小,又一向繁华富庶,社会空气相应也就宽松些,这里的文人更多的是在女性与酒中寻找个人心灵的安慰和满足,过着一种与温庭筠相似的放浪形骸的生活。

西蜀词人的词,大多数收在赵崇祚于广政三年(940)所编的《花间集》中。这部词集收录了唐代温庭筠、皇甫松以及韦庄、薛昭蕴、牛峤、毛文锡等十六位由唐入五代在蜀地做官或与蜀有关的词人的五百首词,所以他们常被称为“花间词人”。

《花间集》以温庭筠为首,收录了他六十六首词,欧阳炯在《序》中还把他的词与李白的词并称,这不仅表明对温庭筠这位第一个大量写作词的文人的尊重,而且也因为西蜀词人的创作基本上沿续了温词的方向,题材大抵以男女艳情或离愁别恨为中心。

发布者:saigege,本文摘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交流之目的。

(0)
saigege的头像saigege管理员
上一篇 2018年11月13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