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后北方的混战

关东地区政权的更迭

淝水战后,前秦逐渐瓦解。原来在苻坚控制下的各族上层分子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在半个多世纪里,北方再度陷于分裂和混乱之中。自384年到439年,北方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三个政权。

在关东地区首先建立政权者,是淝水之战中保存了实力的前燕贵族慕容垂。384年,他自称燕王,定都中山(河北定县),史称“后燕”(384年~407年)。次年,慕容冲称帝,定都长子(山西长治),史称西燕。386年,鲜卑拓跋珪称代王,定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后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84年,羌族姚苌自称秦王,定都长安,史称“后秦”(384年~417年)。后秦任用汉族地主,惩治贪污,整顿刑狱,废除苛法,前秦末年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变。

后继者姚兴提倡儒学和佛教,又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后秦在姚兴时一度相当强大,控制西起河西,东至徐、兖的广大地区。但连年战争造成“国用不足”,于是增加杂税,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反抗,各族也乘机作乱。417年,刘裕灭了后秦。

后燕建国后,不久便消灭了前秦的势力。392年,灭翟钊建立的魏国;隔一年,又灭了西燕,恢复了前燕的版图。395年,后燕大举进攻北魏,被魏军打败。慕容垂死,子宝继位,内部大乱。这时,北魏攻下都城中山和河北一些郡县,后燕被分割成南燕和北燕。

398年,慕容德从邺城迁到滑台,自称燕王,后定都广固(山东益都),史称南燕(398年~410年)。410年,晋刘裕北伐灭了南燕。

后燕末年,政治败坏,因此上下怨叛,大臣冯跋乘机夺取了政权,称燕王,定都龙城,史称北燕(409年~436年)。北燕改革后燕弊政,整顿吏治,发展农业,兴立学校,很有一番新气象。但鲜卑贵族因为利益没得到满足而不断叛乱,国力削弱,后被北魏所灭。

赫连勃勃是匈奴左贤王卫辰之子。407年,他自称大夏天王,国号夏(407年~431年),都统万城(陕西横山)。他采用骑兵游击战术,使后秦疲于奔命。刘裕灭后秦不久,赫连勃勃又打败刘裕派在长安留守的军队,尽有关中之地。夏国统治者非常残暴,在战争中大批的虏掠、坑杀和迁徙居民,平时常无故借口杀人。因此激起人民的极大仇恨。431年,夏为吐谷浑所灭。

河西走廊地区政权的更迭

在河西走廊地区最先建立政权的是西秦。西秦(385年~431年)是陇西鲜卑乞伏国仁所建,都宛川(甘肃榆中)。淝水之战时,他随苻坚南征,战后回到本部自立。后为夏所灭。

淝水之战前,苻坚派氐人吕光征西域。吕光攻下龟兹,“王侯降者三十余国”。淝水战后,他自领凉州刺史。苻坚死,他建立后凉(385年~403年),定都姑臧(甘肃武威)。他用汉人段业、卢水胡人沮渠罗仇等五人为尚书。后因故杀罗仇,罗仇侄蒙逊和段业相继叛后凉。

吕光侄子吕隆时,内部矛盾尖锐,外有北凉和南凉的进攻,吕隆被迫投降后秦。沮渠蒙逊反叛后,推段业为主,称凉王,定都张掖,史称“北凉”(397年~439年)。以后,蒙逊杀段业自立,后来被北魏所灭。

南凉(397年~414年),定都廉川堡(青海乐都),是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所建,后为西秦所灭。

西凉(400年~421年)是汉人李暠建立的政权,先后建都敦煌、酒泉。李暠注意发展生产,“年谷频登,百姓乐业”。又在玉门、阳关一带屯田,势力遍及西域,后为北凉所灭。

十六国时期的政权,多是以“胡”人贵族为主的“胡”、汉上层集团的联合统治。由于其内部矛盾复杂,所以这些政权存在的时间都不长。

佛教在东晋南北方的广泛传播

佛教在东晋时代形成南北区域,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二赵、三秦、四燕、五凉及夏、成汉等十六国的统治者,大多信仰佛教并加以提倡。在后赵、前后汉、北凉均盛行佛教,特别在前秦、后秦时期,很多人信仰佛教,并出了一些高僧,代表人物为道安和鸠摩罗什。此外,以神异着称的佛图澄,因为赢得了后赵石勒、石虎的崇奉而使华北佛教得以保全和发展。

南方的东晋王朝,其文化是西晋文化的延续。随着一些著名僧人不断南移,形成了庐山与建康两地的佛教兴盛,代表人物则有慧远和佛陀跋陀罗。

东晋朝廷中信佛的也有很多,元帝和明帝都礼敬沙门,元帝又“造瓦官,龙官二寺,度丹阳,建业千僧。”明帝也“造皇兴,道场二寺,集文学,名称百僧”,不少帝室、朝贵、名僧及一般士人,如许询、王羲之等也醉心于佛寺建筑上,历史上著名的东林、瓦官、长干道场等寺均修筑于这一时期。

北方佛寺的建筑,在这段时期中也极为强盛。佛图澄在北方兴建的佛寺有893所,后秦的姚兴“起造浮图于永贵里,立般若台,居中作须弥山,四面有崇岩峻壁,珍禽异兽,林草精奇,仙人佛像俱有。”这些都是宏伟的佛教建筑。

发布者:saigege,本文摘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交流之目的。

(0)
saigege的头像saigege管理员
上一篇 2018年11月12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