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风华:唐三彩

从古代开始,人们便相信人是有灵魂的,而灵魂是永生的。死亡不过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也就是活人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开始进入另一个世界。为了对死者的怀念与尊敬,以及为死者作到另一个世界的准备,人类从史前时期开始就有了丧葬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期,欧洲的尼安德塔人为死者安葬,在死者旁安置陪葬品,包括侍奉的食物和装饰品。在尼安德塔人之后的克罗马侬人,更在尸体旁陪葬巨型的象牙。

而在我国,在北平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的尸体化石附近发现散布着赭石粉,地层被赭石的粉末染成红色,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丧葬习俗,山顶洞人可能已有死后的信仰,透过这种仪式,把死者送到死后的另一个新世界去。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由渔猎走向农牧,而且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意识。因此,有了一套丧葬的礼仪及习俗。如西安半波遗址,发现两百五十座仰韶文化墓葬,这些墓葬的陪葬品甚丰且有一定的摆设方式。

进入历史时期后,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工艺技术的发达,对丧葬仪里也特别重视,并制定规范。

夏代的河南偃师二里的遗址有以陶制「成套礼器」陪葬。殷人崇尚鬼神,更重视墓葬,如武丁配偶「妇好墓」中陪葬约有青铜器四百多件、玉石器近六百件、海贝器近七千件。周朝有「列鼎制度」,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五鼎、上用三鼎或一鼎,一般平民无鼎,只以日用陶器陪葬。在春秋战国时期,则流行以木桶及陶俑陪葬。

唐代的唐三彩便是用来陪葬的一种陶器。

唐三彩

彩陶的技术可追溯到汉代以前。到了汉代以后绿釉陶器盛行,铅釉的烧制技术已然成熟,彩釉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峰。北朝年间,彩釉由单色发展成变色或三色,多彩釉的基础已然形成。

唐代国运昌盛,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四海升平,统治阶级生前过着骄奢淫逸的富豪生??活,死后的丧葬更是极尽铺张。根据旧唐书记默:「王公百官,竟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徒以眩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扇慕,破产倾资,风俗流行,遂下兼士庶。」

随着厚葬风气的盛行,唐三彩在这种条件下蓬勃发展,种类之多,诸如文侍武将、歌舞乐人、马牛骆驼、瓶罐碗盘,都象征性地陪葬入墓。根据出土资料显示,用唐三彩陪葬的风气从唐高宗开始,玄宗左右达于鼎盛,而在「安史之乱」后趋于衰落。

从出土文物分析,初唐的唐三彩以黄和褐色为大宗,间以白、绿釉。釉色暗,釉层厚实,流釉与脱釉现象普遍,制作技术仍较粗劣。盛唐以后,人俑的生产取代了器皿,黄、绿、白、蓝、黑彩相继出现,釉光晶亮,赋彩自然,堆贴与控塑的手法,更把装饰内容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这是唐三彩约全盛时期。中晚唐的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为唐三彩的发展划上一个致命的休止符,只有南方扬州遗址仍见少量遗物。

发布者:saigege,本文摘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交流之目的。

(0)
saigege的头像saigege管理员
上一篇 2018年10月26日 20:15
下一篇 2018年10月26日 20: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