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舰队 疑被夸“大”

五百年前,郑和屡率大批船队下西洋,古舰长得什么样子?宝船到底多大?谁也没看过,海大客座教授苏明阳追根究柢,从两岸的明史资料找真迹,他发现“抄来抄去”、大家“以讹传讹”。成大历史系教授陈信雄说,历史给予郑和的形象有夸大之嫌。

苏明阳表示,郑和下西洋不到三十年,明朝即告腐败,文史资料遭烧毁。万历年间,欲写小说者无资料可佐考,大家随便互相吹嘘,以讹传讹。他说,古代人考证并不是很仔细,他参考过很多明清史书、以及通俗小说系列,连知名的大陆书籍“中国造船史”等,也都是抄来抄去,出现许多雷同的字眼。为此,他以科学的精神剖析其中的真伪,发现大家都“相互辉映”,互说好听的话,许多爱国情绪加诸于历史中。

郑和下西洋

苏明阳观察,郑和下西洋是“朝贡贸易”,和现代的“金钱外交”没什么两样,拿贵重物品赠送远方二、三十个国家,而对方回馈的物品不值钱,根本是亏大钱做外交,赢得“大国”虚名。

如何证明郑和下西洋古舰队是“以小说大”,并不实在?苏明阳看了数十本书后,冷静分析归纳,制作出“郑和宝船队文献关系图”,图表一目了然,可以看出那几本书转抄自那几本书,又那些书是集那些书之大成,抄来抄去,有书名的一共有二十本。

他指出,郑和下西洋,每次动辄二千七百人左右,二、三百艘船浩浩荡荡而行,一概以南京为起点,向菲律宾以西而航行,印度、北非都有足迹,从一四○五年至一四三三年,二十八年内走七回,秋冬出发,顺风而去、顺风而返。

同样也研究郑和的成大历史系教授陈信雄认为,郑和是中国海洋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但是过去各界给予郑和的历史影像过于夸大。陈信雄说,郑和在外交活动上有成就,但是在贸易和文化交流上并没有超越前代。他认为,郑和的舰队没有到过非洲,宝船也不到四十四丈,更没有到过三十个以上的国家。

陈信雄说,中国历史上朝廷特使出使海外,始于隋朝,唐、宋年间也多次遣使,广招贸易,而元代的海外贸易规模更大。郑和下西洋超越前代的,只有到达阿拉伯佐儿法、阿丹、天方等地。

有关郑和的研究起始于一百年前的梁启超。陈信雄说,梁启超当年研究郑和,就是以“祖国伟大的航海家”的角度切入,主旨在“激励中国人的爱国情操”,而百年来对岸学者的研究也一直朝着这样的命题前进,并没有还原郑和的历史真相。

陈信雄曾在公费研究的支持下,踏上东非土地寻求郑和遗留的蛛丝马迹,但是一无所获。

发布者:saigege,本文摘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交流之目的。

(0)
saigege的头像saigege管理员
上一篇 2018年10月17日 10:48
下一篇 2018年10月17日 15: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