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赴重庆谈判之前,周恩来送主席的帽子有什么讲究?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尽管头顶的阴霾仍未散尽,内战一触即发,但人们仍沉浸在胜利的巨大喜悦之中。
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连续3次致电毛泽东,邀请他速到重庆“共定大计”;美军司令魏得迈也于23日向毛泽东发出了去重庆谈判的邀请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于是,毛泽东于28日从延安乘飞机前往重庆。
得知毛泽东即将来渝的消息,8月25日深夜,周恩来在结束会议后,立即给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担任领导工作的钱之光、徐冰和张明发出最高等级的机密急电。周恩来在电文中郑重要求:毛主席要到重庆谈判,要求办事处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特别是保卫工作,而且要保密。周恩来在电文中还对毛泽东来渝后的警卫、住房、饮食、交通等方面,一一做了具体指示。
除了加强警卫,毛泽东的形象问题也很重要。
毛泽东作为红色中国的领导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传达出重要的政治信息。
在延安,毛泽东向来不讲究穿戴,何况在延安条件艰苦,他一直穿打补丁的棉布衣服和布鞋,戴灰布八角帽。毛泽东的不修边幅,反而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但这次来渝会见蒋介石,是带着和平的心态和诚意,形象非同小可。近20年来,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们的形象,一直被国民党反动派肆意歪曲。怎样设计好毛泽东的第一印象,中共中央上上下下费了不少心思。
为了重庆谈判,叶剑英给他买了皮鞋,在北京定做一套灰色中山装,江青在苏联医生阿拉夫那里借了一顶帽子。临行前,周恩来发现毛泽东头上的帽子有点小,摘下自己头上的考克礼帽给他,毛泽东试了一下正合适,欣然戴着去登机。
考克帽因拿破仑戴过,故又称“拿破仑帽”,孙中山先生就曾戴过考克帽。周恩来给毛泽东送来考克帽,并解释道:“主席把考克帽拿在手中,稍有挥动,显示出来则是扭转乾坤的力量。”毛泽东掂掂这顶礼帽,脸上露出笑容,高兴地对周恩来说:“你想得周到得体。我们到重庆,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形象,显示出解放区万众一心、无所畏惧的力量。挥动考克帽,显示我们力量。这顶帽子,我戴了。”
8月28日《解放日报》记述:“历史上也留下了最为珍贵的照片:头戴盔式太阳帽向人们挥手的情景,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大公报》记述:“然后他取下头上戴着的考克礼帽,朝机场上欢迎的人群使劲地挥动着。那有力的挥动,使每一个在场的人都相信,他有着扭转乾坤的力量。”

发布者:,本文摘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交流之目的。

(0)
的头像
上一篇 2018年12月16日
下一篇 2018年12月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