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

  • 善画竹子的郑板桥最有名的两封家书是哪两封

    郑板桥一生最喜欢画竹子,关于郑板桥画竹的故事也有很多,这些故事虽然有些我们无从考证,但是确实为郑板桥这个人物增色不少,也为郑板桥作品的由来增加了更多的故事色彩。关于郑板桥画竹的故事,有一个比较有意思。图片来源于网络李婵和郑板桥外出到镇江,金山寺的大和尚知道了就给李婵送了请帖,没有给郑板桥。于是李婵就想郑板桥炫耀,郑板桥说我们一同来,那么明天一同去,我没有请帖…

    2019年4月15日
  • 解密:古代富商是如何让郑板桥给自己画画的?

    大凡文人,往往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不媚俗,有的不愿为官,有的仇富。清朝郑板桥就是一个不媚俗、不愿为官且对为富不仁者嗤之以鼻的人物,他的诗书画在当时号称三绝,不过求他写字有个条件,那就是一定要给板桥弄点狗肉,而且不能表现自己特别的有钱。否则,郑板桥不会写上一个字。 当地有个大盐商,曾多次让郑板桥给自己写字画画,都遭到郑板桥的拒绝,无奈心里很是有些遗憾,尽管他给…

    2019年3月2日
  • 郑板桥留下来的除了画,还有这四个字,人生最大智慧

    提起郑板桥,大家就会想到他画的竹,想到他别具一格的板桥体,更会想到他那饱含哲理的四个字–“难得糊涂”。(点击上方音频,在音乐中享受一份美好)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板桥诗、书、画 三绝,是“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清代知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他传奇的一生,留下了很多的趣闻故事。偶遇高人,难得糊涂郑板桥一生…

    2019年1月8日
  • 郑板桥家风严谨

    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郑燮字板桥,中了进士,随即到山东潍县(即今山东潍坊市)当知县,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生,政绩甚佳,百姓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后来,这一地方碰上了灾荒年,他请求赈济灾民,却因此而获罪,便辞去官职回到家中,以卖书画为生。 郑板桥出身贫寒,所以能理解贫苦人的艰辛,从来不以富贵贫贱论人。当他还是个秀才的时候,偶而翻检家中的旧书箱,见到家中佣人的前…

    2018年11月30日
  • 艺海皎皎郑板桥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曾做过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板桥性格洒脱宽厚,在任知县的十二年间有惠政,在他治下的县境,牢狱曾几度空虚。 他为了救济饥民,开仓放粮,得罪了上司,便辞官回籍。离职的那天,潍县百姓,男女老少,依依不舍,痛哭于道,终日不绝!家家挂着他的画像,表示对他的怀念深情。 板桥家境贫寒,落拓不羁…

    2018年11月29日
  • 文人与扇子

    扇子在中国源远流长,自其在上古时期出现后,随着朝代的发展,其功能由其最初的障面、遮阳挡风、纳凉,逐渐形成了以在扇面上题诗作画为核心的扇子文化。 在扇子上作画始于三国时期。唐人张彦元《历代名画记》载,主簿杨修为曹操画扇,不小心掉了一个墨点,他就顺势画成了一只苍蝇,但似乎并不美观。魏晋时期在扇子上题诗作画开始流行,并且在以后诸多朝代盛行不衰。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

    2018年11月28日
  • 郑板桥敬无失恭有礼

    郑板桥是清江苏兴化人,以诗、书、画三绝而着称朝野,因生性豁达,人称其落拓不羁,风雅洒脱,却不知注重修养德行的他,同样深知“居处恭,执事敬”的道理,待人处事时恭敬有加。 郑板桥在山东当官时,台司付托于他的事,他无不恭敬谨慎的对待和处理。后来罢官回到家乡,有时有宴会,在宗族的长辈们面前,他必定致敬尽礼,没有一点不符合礼节仪式的地方。 人们觉的很奇怪,这可不像风流…

    2018年11月25日
  • 悲天悯人的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 在潍县做官时,他眼见挣扎在水深火热的农民,不时掬下同情之泪。他曾说:“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他在《悍吏》、《私刑恶》、《孤儿行》、《逃荒行》等作品中,描写民间的疾苦颇为深切。 …

    2018年11月21日
  • 慈爱宽仁的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乾隆年间中进士后,到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市)当知县。后来因为灾荒年请求赈济灾民而获罪,辞官家居,以卖书画为生。他的诗歌、书法、绘画均有成就,号称“三绝”,名重一时。 郑板桥对人生的贵贱、贫富看得很透,从来不以富贵贫贱论人。当他还是个秀才的时候,有时翻家中的旧书籍,见到家中佣人的先人所订立的卖身契据等,就会马上拿去烧掉,而不是拿…

    2018年11月20日
  • 郑板桥挥墨济贫

    在乾隆年间,郑板桥奉调在山东范县就是﹙今河南﹚,潍县上任知县,经常下乡视察民情,他下乡走访时,从不带衙役随从,只是微服私访。 有一天,郑板桥走访了几个村庄,回府时天色已晚,行人已渐稀少了,走到西村忽然看见一个衣衫褴篓的老太婆,仍然在街头叫卖扇子。郑板桥信步走了过去,那老太婆苦苦的哀求到:“先生行行好,买把扇子吧!我已一天没发市了,家里已断炊,而身无厚衣,你就…

    2018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