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 欧阳修与王安石为何身为政敌却依然亦师亦友?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无论是在政坛还是文坛都有其的足记,其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参与攥写了《新唐书》《五代史》等作品,也是古文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画像王安石也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其在政治上推行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在文学上创作了大量的千古佳作,可谓是文坛巨匠。王安石早期文学受到欧阳修的大力赞言,欧阳修非…

    2023年8月23日
  • 揭秘苏东坡与王安石的私交:“对手”变知己

    王安石开始搞改革的时候,苏轼兄弟丁忧服满,刚回京城。那时,兄弟俩踌躇满志,很想有一番作为。可是,苏东坡不识时务,对改革说三道四。王安石很不高兴,就让他到开封府审案子。京城的案子盘根错节,随时都会碰到山头。他希望苏轼深陷其中出不来,无暇指点时政。没想到,苏东坡是断案高手,三下五除二,就把案子办得干干净净——王安石的警告落空了。 第二年上元节,皇帝想买灯,苏东坡…

    2023年6月29日
  •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和他的变法 王安石的老婆是谁?

    人们认识王安石,大多数都源于中学语文课本,对于此人大家第一印象都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的大文豪,诸如三苏、欧阳修等人,而王安石能在此处占有一席之地,确有其过人之处。 不过除了文学家这一标签,凡是学过历史,或者是说对于历史极为感兴趣的人,就一定不能忽略王安石身上的另一个标签,那就是改革家。王安石以及他发动的…

    2023年6月7日
  • 苏东坡与王安石究竟是如何从政敌到知交的?

    唐宋八大家,相信念过书的朋友都清楚。八大家中,王安石和苏东坡,我们也都很熟悉。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他是北宋丞相、新党领袖。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2019年4月15日
  • “奸臣”蔡京的医改宏图为什么最后落空?

    宋代权臣蔡京在中国历史上名声一向都不太好,很多人都批评他贪腐专横。其实,若从宋代的官员派系来讲,蔡京实际上属于王安石一派。而且,他的哥哥还是王安石的女婿。如果我们将王安石定义为改革派,随便批评蔡京也不太妥当。而且,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他在宋朝制定的医改计划,或许对他会有更全面的认识。宋代商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土地日益集中,城镇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过,宋代城…

    2019年4月11日
  • 揭秘: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竟然是一场骗局?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司马光打小就很聪明,幼年时同伴不慎掉进水缸,眼看要淹死,司马光人小体弱,无力把他救出来,情急之下,搬块石头将缸砸破,水流了出来,同伴于是得救。“司马光砸缸”,成了流传千古的美谈。他性情温和,待人宽厚,及至做了宰相,也理循旧法,秉承祖制,主张“无为而治”,言辞有度,服饰得体,乃谦谦君子…

    2019年4月9日
  • 为何说苏东坡与王安石是一对仇敌呢?

    说到苏东坡的敌人,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私人恩怨。苏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一不是站在旧党一边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苏东坡本人的政治观念与王安石的新法南辕北辙,他的学术思想也与新学格格不入,忠鲠谠直的…

    2019年4月8日
  • 古怪爱好:王安石为什么竟然不愿意坐轿子?

    古代的官员出门时必须要有专门的轿子坐,这也算是身份的一种体现。可是偏偏有人还不爱好这个。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在做官期间,就不喜欢坐轿子四处走。这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他有这样的习惯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世人称其为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汉族,世称临川先生又…

    2019年4月8日
  • 苏东坡与王安石究竟是如何从政敌到知交?

    唐宋八大家,相信念过书的朋友都清楚。八大家中,王安石和苏东坡,我们也都很熟悉。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他是北宋丞相、新党领袖。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2019年4月4日
  • 宋代虽遍地澡堂:王安石却不洗澡虱子爬上胡子

    记得梁实秋曾说,“我们中国人一向是把洗澡当做一件大事的。”从“一向”追根溯源,沐浴洗澡则是历史悠久。据说在西周时期沐浴礼仪已形成定制,后人又不断丰富完善,而古代文人们的那些浴事则十分有趣。“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余。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这是白居易写的《沐浴》诗…

    2019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