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 项羽是阿房宫吗?那么史记里写的“烧秦宫室”又是何处呢?

    一篇《阿房宫赋》奠定了我们对于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认知,对于火烧阿房宫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项羽因自己的爱妾虞姬曾经被秦军俘虏,恼羞成怒,故而将阿房宫付之一炬。另一种说法是项羽因痛恨秦始皇为修阿房宫劳民伤财,这才烧了阿房宫,为民出气。不论那种说法,都认定项羽烧了阿房宫,可近年来,考古队对于阿房宫的探查,却证明阿房宫并未被烧,替项羽除去了背上的这一口大…

    2019年1月2日
  • 一件出土文物证实史记也有错,烽火戏诸侯并不存在

    提起褒姒,各位首先想到的都是那个典故:烽火戏诸侯。因为这个著名典故,让褒姒这个弱女子成为周幽王灭亡的第一罪人。但是根据后来史学家对历史的分析,以及出土文物的证明,才发现所谓的因为褒姒而发生的烽火戏诸侯事件不过是子虚乌有的虚构之说。那么事实上到底是怎么回事?既然说历史,那么我们还是来看历史。关于烽火戏诸侯这个事件有两处权威记载,第一处出自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2018年12月28日
  • 长子西征有纪录吗 长子西征历史记载介绍

    《元史》本纪第二 太宗七年乙未春,城和林,作万安宫。遣诸王拔都及皇子贵由、皇侄蒙哥征西域,皇子阔端征秦、巩,皇子曲出及胡土虎伐宋,唐古征高丽。 九年丁酉春,猎于揭揭察哈之泽。蒙哥征钦察部,破之,擒其酋八赤蛮。十一年己亥春,复猎于揭揭察哈之泽。皇子阔端军至自西川。秋七月,游显自宋逃归。以山东诸路灾,免其税粮。冬十一月,蒙哥率师围阿速蔑怯思城,阅三月,拔之。十二…

    2018年12月19日
  • 胸怀大志的韩信

    他创造了一个历史,五年之内结束了秦朝末年天下群雄逐鹿的混乱局面,中原大地再次统一。汉得天下,皆他之功。 他成就了一段神话,战必胜、攻必克,千古无二的霸王项羽亦是其手下败将。 他乃历史上多少年不遇的大根器之人,怀王霸之志,忍胯下之辱,无故加之而不怒,完美诠释大忍之心。 观其用兵布局,已至圣界仙境,如天马行空,一气呵成,皆从天而下,又举重若轻。其用兵之神,史上无…

    2018年12月13日
  • 受极刑承父志太史公着《史记》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基石,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着作,是司马迁对中华民族神传文化,特别是朝代更替的历史部分,作出了极其卓越的心血付出。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着作。历时十八年,后来又经删削改定,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

    2018年12月7日
  • 网开三面的故事

    「网开三面」出自:《史记.卷三.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话说三千七百多年前(约西元前1766年),商朝的创立人成汤(子履)是位温良宽厚的仁者,爱民如子,甚至把仁德普及到禽兽动物,是个仁民爱物的国君。相对于夏…

    2018年11月28日
  • 有大忍之心的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因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着作《史记》而流芳千古,被后人尊称为「太史公」。 查访历史遗迹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一名史官,他发现自孔子以后,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史官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使历史记载成了空白。出生于孔子之后四百年的司马谈,对此忧心忡忡,他想要写一部史书,把空白的历史连贯…

    2018年11月28日
  • 司马迁忍辱负重成大业

    人们都知道《史记》一书总结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三千年的历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却不知《史记》的成书过程异常艰辛,是其作者司马迁忍辱负重而得以成就的。这从司马迁写给好朋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一文中可以一窥端倪。 司马迁曾因上书为李陵说话而获罪被关入大牢。他在信中谈到,自己在牢狱里面受尽酷刑折磨和凌辱,最后惨遭腐刑(宫刑),这是令人极为羞耻屈辱的…

    2018年11月20日
  • 中华圣人——「史圣」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前87年),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司马谈学问渊博,精通天文星历和黄老之学,所着《论六家要旨》一文,对先秦各家主要学说作了简要而具有独特眼光的评论。司马迁幼年在思想、人格及治学态度上,无疑均受到了父亲的很大影响。 司马迁将近十岁时,随就任太史令的父亲迁居长安,先后师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春秋》,师…

    2018年11月17日
  • 大禹治水

    《史记》载:“当帝尧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后来黄河泛滥,洪水滔天,四岳推举鲧治水。鲧为人刚毅有胆量,但不知水性,他采用壅塞的办法,哪里出水堵哪里,致使洪水四溢横流,这样过了九年水害不但丝毫没减,灾难反而更加深重,舜就在羽山将鲧处死了。听族人说鲧的儿子宽仁有德善于治水,舜回朝向帝尧推荐他,帝赐名为“禹”,让他继父之职。 涂山氏有一名女子叫侨,…

    2018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