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

  • 修昔底德史学思想 修昔底德的史学贡献是什么

    修昔底德出生于公园前471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史学家。修昔底德出生于贵族家庭,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为他以后的史学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史学家修昔底德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修昔底德雕塑史学家修昔底德出生在伯利克里统治下的“黄金时代”,相对民主的成长环境使修昔底德具有了良好的品德素质。其实,修昔底德的一生并不顺利,他早年曾被告延误战机从而被流放。不过,热爱国家…

    2019年4月22日
  • 史学家为何说慈禧有才华?慈禧有哪些大功劳

    和许多网友对慈禧动辄冠以“老妖婆”的污名不同,史学大家吕思勉在其专著《中国通史》中认为“孝钦皇后(慈禧)自亦具有相当才具”。吕思勉先生为何会如此认为呢?我们结合历史来看,就可以发现慈禧确实有才,并且是有大才。咸丰帝在避难热河时去世,当时同治帝年幼,朝中有肃顺等托孤重臣把持。慈禧果断和咸丰六弟恭亲王联手,铲除肃顺,夺取政权。当然,当时是两宫皇太后一起垂帘听政。…

    2019年2月18日
  • 千年古墓发掘后散发异香 历史学家说出三个原因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自2011年发掘以来,呈现出诸多举世瞩目的考古发现。它不仅出土了万余件珍贵的文物,而且还有着一般墓穴没有的奇特香气。据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回忆说:“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进入古墓后闻到的味道……一下去,一股香味扑面而来。” 跟杨军一样,很多考古队员都闻到了古墓中散发出的香气。可除了容易辨别的松木香味之外,谁也说不清墓穴中的味道是何种香味,那是一…

    2019年2月15日
  • 楼兰古国为什么神秘消失?历史学家语出惊人

    关于“楼兰”,很多人只是从电视剧或者是历史课本上听过这一名字,它自古都是不少人的向往地。就比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有多提及。楼兰是古时的一个西域小国,它的国都叫做楼兰城,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的史册中。在《史记》中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出玉;多葭苇、胡杨、怪柳;民随畜牧、逐水草居;有驴马、多囊驼。”这一些信…

    2019年2月14日
  •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最后死于什么原因?

    司马迁是什么家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对后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之所以说司马迁是一位史学家,相信这里就不用再赘述了,司马迁在史学上的成就和造诣足以让他成为西汉乃至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而之所以说司马迁是文学家,也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除了是一本史书之外,也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具有可读性的文学作品。《史记》是中国历史上…

    2019年2月11日
  • 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是怎么死的?史学家给出四个可能性

    董小宛简介: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号青莲,江苏苏州人。歌妓,“秦淮八艳”之一,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1639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因父母离异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她16岁时,已是芳名鹊起,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1639年乡试落第的冒襄与小宛偶尔在苏州半塘相遇。…

    2019年2月5日
  • 关于“天启大爆炸”为何后代史学家们很少提及?不是不说,是不敢说

    大明天启年间的王恭厂火药库大爆炸与古印度的“死丘事件”和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因为政治上原因,后世史家不敢多提。在当时有着相当充分但离奇的史料记载,所以并不如题主的猜测是一次“假爆炸”:(天启六年)五月戊申,王恭厂灾,死者甚众。——《明史·本纪第二十二·熹宗》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

    2019年2月3日
  • 北京那条街最古老?史学家都一致认为是这条街

    这条街在唐代幽州时已有,辽代时在南京城(即北京)拱辰门里,金中都时在崇智门里,是当时商业活动极为集中的地区,还有许多达官贵人的府邸,热闹繁华,堪称辽金时代的金街。 辽金时此街比现在长,穿过长椿街至现在的槐柏树后街。辽代在街南建有紫金寺,明嘉靖年间曾重修。明时街以寺名,称紫金寺街。清代时,旁边的上斜街上有两座关帝庙。此街上也有一座,分别被称为头庙、二庙和三庙,…

    2019年1月31日
  • 三顾茅庐是真是假?史学家这样说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典故的出处妇孺皆知。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成就帝业的故事,将刘备的礼贤下士的态度写得栩栩如生,把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关羽、张飞的居功自傲描绘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这段“三顾茅庐”的故事,是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加以艺术构思而创作的。但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究竟是不是“三…

    2019年1月24日
  • 渌口镇发现史学家朱芳圃故居

    概况占地300多平方米,被发现时已遭拆除市政协委员马立明非常关心株洲市的文物保护工作。他以前在株洲县工作过,知道株洲县曾走出一位史学家朱芳圃,便一直寻找朱芳圃在株洲县的故居。但除了知道朱芳圃的故居在渌口老街之外,没有其他线索。今年3月,马立明联系上朱芳圃的侄子朱德立,和株洲县文物局局长吴利人一起,前往渌口老街寻找朱芳圃的故居。经多次走访及与朱芳圃的后人核实,…

    2018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