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

  • 此人是日本人却反对过甲午战争,胜海舟为什么会反对甲午战争

    胜海舟反对甲午战争的重要证据,是他在开战时的一首诗:邻国交兵日,其军更无名。可怜鸡林肉,割以与鲁英。松浦引用当时处于外交中枢的林董的回忆,说道:“此次战争,如果仅就事论事的话,是颇为无理的,胜安房亦以无名之师而论之。”认为林董能够理解海舟的“无名之师”之说,但是出于巨大的有形无形利益的考虑,而不顾道义发动了甲午战争。由此,“放弃了对清国或中国人所怀的畏惧之念…

    2018年12月21日
  •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1894-1895年)是中国人心头的伤痛,但它又是任何关注历史的人无法回避的一笔,任何想要了解近现代的中国的人,都无法回避这场战争带来的深远影响。 世事如棋局,19世纪是大航海的时代,往来于各大洲间的帆船、蒸汽船,也一步步地把全世界带入一体化的进程。在世界上某一个角落发生的事,不再是一个地区性的孤立事件,而是将对世界的另一端带来间接和深远的影响。当…

    2018年12月4日
  • 甲午战争的失利及其影响

    在此时的东方,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则正向一个新兴强国迈进,并制定了实行对外扩张的国策,近在咫尺的朝鲜和中国被它视作了主要的扩张目标。 1894年春,日本派兵入侵朝鲜,并占领了从仁川至汉城一带各战略要地。同时强逼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立以大院君李是应为首的傀儡政府。而此时部份清军正驻扎在牙山。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附近海域对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只发…

    2018年11月17日
  • 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何避战求和?

    临战之际和战争之中,李鸿章和光绪皇帝是两个关联密切并可资比较的重要人物。李鸿章是清方参与决策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军队的实力派要员;而光绪皇帝,正在“亲政”期间,是有一定“实权”的时候,在指挥战争、掌控全局方面也试图有所作为。 战争正式打响的前夕,面对日方咄咄逼人、战事似已不可避免的形势,光绪皇帝的主战态度是比较坚决的,屡催身膺重寄、统帅淮军和北洋军队的李鸿章积…

    2018年10月21日
  • 甲午战争日本被迫应战?欧洲人揭其险恶用心

    弹指十年间,这中间的诸多风波就略去不说了,到了不寻常的甲午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这年春天,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东学党”属秘密结社组织,又有“东学道”之称,对腐败的社会政治素怀不满,对民不聊生的状况激愤不平。这从他们中间传诵的这样一首歌谣即可见一斑:“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至于其起义的直接导火索,是全罗道…

    2018年10月19日
  • 孙中山发表《孙文、越飞宣言》

    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联名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共四条。宣言声明:“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乃在民国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独立之获得。”同日,孙中山发表《和平统一宣言》。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孙中山幼名帝象,读书时取名文,号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

    2018年10月18日
  • 甲午海战清军装备:炮内装沙子并非腐败

    经典影片《甲午风云》是1962年摄制的。片中,邓世昌命令致远舰上的水兵将弹头拔下,从炮弹中倒出的竟然是沙子。看到这一情节,每个中华儿女必然无比愤慨,没想到清廷的腐朽竟至于此。 然而,为什么大战在即,北洋海军的炮弹中却装满了沙子呢?原来,当时北洋海军各舰使用的炮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花弹,另一种则是实心弹。开花弹的弹头内填充的是火药或炸药,击中目标后会发生爆炸…

    2018年10月17日
  • 甲午战争前日本间谍报告:“大清全民腐败”

    1889年4月,荒尾精向日本参谋本部递交了乐善堂间谍们的第一份重要成果:有关中国大势的分析报告–《复命书》。这份报告认为,清国的“上下腐败已达极点,纲纪松弛,官吏逞私,祖宗基业殆尽倾颓”。而中日两国“唇齿相保、辅车相依”,在列强虎视眈眈下,清国一旦不保,日本势将进退维谷。因此,“清国之忧即日本之忧也”,日本要先发制人。此后由驻华间谍们提供的一连串…

    2018年10月11日
  • 历史上著名的丰岛海战——甲午战争的揭幕战

    朝鲜局势紧张,李鸿章为了吓走日本人,不断地往朝鲜增兵。不过很奇怪,在武器上超过日军一个时代的清军,居然没有把日本吓尿,其实蛮不符合当下主流自媒体的逻辑的。 公元1894年7月25日凌晨,执行完运兵任务的济远和广乙两舰返航回国。结果到了丰岛海域,被日本联合舰队的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舰围堵,开炮射击,不宣而战。济远和广乙加一块有三千多吨,吉野、浪速、秋津洲加一块…

    2018年9月29日
  • 李鸿章甲午战争后在日本谈判为什么会挨一枪?

    公元1895年3月,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后,74岁的晚清名臣李鸿章在日本与伊藤博文商谈马关条约。3月24日他不幸被日本刺客袭击,子弹击中左面,当场昏倒。一时间,现场大乱,行人四处逃窜,行刺者趁乱躲入人群溜之大吉,躲入路旁的一个店铺里。随行的医生马上替李鸿章急救,所幸子弹未击中要害,李鸿章复原迅速。行刺事件发生后,日本警方很快抓到了刺客小山丰太郎,据此人供认,他本…

    2018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