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

  • 被传诵千年的史学家司马迁精神究竟是什么

    司马迁出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司马迁就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之下学习读书写字,十岁的司马迁就能够阅读《尚书》、《左传》等。年长一些,司马迁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父亲为官的京城,之后父亲就吩咐司马迁去游历天下,搜罗遗闻古事。司马迁游历了大江南北之后回到京城,因为父亲的关系,在京中做了郎中。司马迁塑像公元前110年,司马谈重病,弥留之际要求司马迁能够秉承家…

    2019年4月18日
  • 揭秘哲学家董仲舒的思想:一切以君权为主

    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广川郡即现在的河北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在儒家经典学说的基础上融入了阴阳五行为框架的道家学说,建立了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派儒学思想体系。但是相信我们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应该是来自于他对汉武帝刘彻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董仲舒画像董…

    2019年4月15日
  •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董仲舒天人三策

    年轻的武帝即位时,天下太平,经济富裕,而这得益于其祖父辈们的“文景之治”。《史记》载,当时官仓里是新粮压旧粮,钱库里的钱数不胜数,多的串钱的绳子都断了。街巷中,许多百姓都有自己的马匹,田野中更是牛羊成群。老百姓是丰衣足食。然而,武帝并不想做个太平皇帝,年轻的他内心有着灭匈奴、抚四方、一统天下、施仁德于百姓、光大祖宗基业的远大理想。他即位后采用新纪元,即以建元…

    2019年1月22日
  • 董仲舒《天人三策》讲的是什么?天人三策原文及翻译

    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驾崩,汉武帝乾纲独揽。建元初年被扼杀的新政,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元光元年,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在内外政策上进行一系列变古创制、更化鼎新。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原文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

    2019年1月13日
  • 汉武帝时期对内政策

    武帝在对外开疆拓土的同时,也开始在国内实施改革。改革旧制是武帝一直致力追求的。武帝元朔元年的诏书上说:“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元朔六年诏书又说:“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 改革的目地当然是如何使百姓生活得富足幸福。 元光三年,董仲舒上策论三篇,史称“天人三策”。武帝召见他并问:“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

    2018年11月10日
  • 大臣略施小计,康熙跪拜孔子墓

    早在秦汉之前,儒家的影响力一般,与诸子百家地位差不多。自从汉武帝时期,听从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成为历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一直影响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 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其博学的思想,成为万世师表,被后世人尊为孔圣人。一直历来,不管是谁夺得了江山,都对孔子相当尊敬,就连那些被称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来到孔子的墓地前也要下跪祭拜…

    2018年5月28日
  • 汉武帝去世前杀一人,世人非常不解,千年后才恍然大悟

    秦朝末年,天下陷入战乱,本为泗水亭亭长的刘邦,在韩信、张良等人的辅佐下,击败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随后,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出征匈奴,却被围困在马登山,若不是陈平的计策,刘邦有可能会客死他乡。从此之后,汉高祖刘邦不得已与匈奴和亲,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基称帝,史称汉武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文景…

    2018年3月30日
  • 科举制为何会应运而生?

    隋朝开科举,历代沿袭,科举一直是封建时代穷书生出头的希望。汉武帝举贤良得董仲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四书五经就成为了历朝历代的经典教材。而正是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奠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帝王家是最高一级,诸侯王是一级,公卿大臣是一级,地方官是一级,土豪乡绅又是一级,而贫无立锥之地的老百姓就是最下级,只能靠租地主的地生存下去。贫农该…

    2018年2月6日